
广州参考·广州日报截图
(报道摘录)
社区“托老所”成老年人社交平台
……
王家园上街是荔湾区中山七路旁的一条小街,周围就是典型的广州西关老社区,在中山七拐进王家园上街不远处,有一栋可爱的小楼,这里是广东首批五星级养老机构之一——中山七孝慈轩。
据记者了解,孝慈轩集养老院、长者日托中心、老年人活动中心、长者饭堂于一体,每天为附近社区超过300位老人提供服务。
……
专业服务让86岁老人拔掉胃管
……
东湖西社区的孝慈轩至今保存着一封感谢信:感谢孝慈轩工作人员让88岁高龄的谭伯由插管鼻饲到自己动手吃饭。“谭伯来的时候插胃管,以鼻饲喂食,每2-3周需更换一次胃管,既痛苦、难忍,又耗时、繁琐。我们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”,东湖西孝慈轩护理部主任李敏回忆,凭她在三甲医院工作38年的临床经验,决定口腔喂食试一试。通过口腔护理操、锻炼口腔肌肉、吞咽能力评估与锻炼……等专业的护理,5天谭伯就能自己拿起勺子慢慢吃饭。拔掉插了8个月的胃管,恢复进食功能三周后的谭伯,不仅体重增加了10斤,精神状态也大为改观,积极参加歌友会并成为骨干成员,在生日会上给所有长者表演歌唱节目。
……
一碗汤的距离 家门口的养老
……
无需离开熟悉的生活圈子,住进舒适的养老机构跟街坊们一起聊天、唱歌、写写毛笔字;长者饭堂饭菜营养健康可口,护理人员专业管理……对很多老年人来说,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,需要很长的适应期,而在家门口的社区养老,是让他们最舒适的。
“住进孝慈轩的老人有7成是原来住在附近社区的”,孝慈轩的院长苏丹表示,孝慈轩的理念就是一碗汤的距离,家属可以随时来孝慈轩探望长者,长者也可以出去找街坊们喝茶聊天。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家属每天都会探望长者,长者时刻能感觉到来自亲人朋友的关心。
……
91岁老人提出“共享”养老
……
生于1927年的程德锦老先生,今年已经91岁,他是一位独居老人,身子骨还很硬朗,每天大都会到东湖西的孝慈轩“长者饭堂”吃饭。看到不少像自己年纪一样的老人也想住进养老中心,但是养老中心的床位实在太少了。这位有50多年的老党员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给苏丹提议:“共享”养老!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