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以来车险市场打破之前的短期均衡,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。与此同时,伴随着商业车险市场化改革(简称商改)从2015年6月第一批六个地区落地,至2016年6月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毕。
张宗韬认为,当前车险市场出现的新特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,大部分是市场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商改可能加快某些进程,但并不改变车险市场发展自身规律。不能用短期特征的好坏来评价商改。
一是保费增速新低。自2010年车险保费增速达到近40%的高点后,2011年-2014年车险进入四年平稳增长期,保费增速持续保持在16%上下波动。2015年起车险增速出现下滑趋势,2015年下降到增速12%,2016年上半年下降到个位数。其中近1/4市场主体出现负增长。
造成保费增速下滑的原因除了商改带来消费者保费负担下降,车均保费下降7%以外,还包括新车销量下滑、宏观经济导致营运车辆保费负增长等因素造成。其中商改造成的保费下滑低于预期。从各国趋势看,车险本身必然会逐步步入低增长期。
二是费用率和赔付率此消彼长。车险综合费用率水平从2011年出现33%的低点后逐年上升至2014年的37%。从2015年起出现加速上升态势,2015年达到39%,今年上半年已近41%,达到了近些年来的市场最高点。
与此同时,2007年车险赔付率见顶74%以后逐步下降,2011年至2014年四年车险赔付率在63%至64%之间波动,2015年车险赔付率快速下降至60%,2016年上半年下降到58%。赔付率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持续好转,司法、配件工时标准等理赔外部环境持续改善造成的。同时,商改后扩大了费率与事故次数挂钩浮动范围,小额报案数减少。
从2009年起北京等地区试点情况也早已证明:这一改革举措初期会产生赔付率快速下降,然后随着单均保费下降而影响减少。目前,中国的出险频度仍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。其中车损险出险频率是美国的6到7倍。长期仍将有案均赔款上升、出险频度持续下降的趋势。
三是综合成本率保持稳定。虽然综合费用率有了明显的上升,但得益于综合赔付率的下滑,市场的综合成本率从2011年见底96%后,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100%,此后三年多一直维持在100%上下1个百分点范围内波动,商改前后赔付率和费用率的此消彼长加大,但综合成本率仍在此区间波动,充分反映了市场竞争还是有底线的。
四是中小公司份额下降。自2008年至2014年连续七年,市场排名前8位的大中型公司的市场份额稳定在85%-86%之间,但从2015年开始,G8的市场份额已突破86%,到今年上半年继续上升。也就是说,近几年中小公司数量在增加同时,市场份额反而下降。这一趋势主要是绝大部分中小公司同质化竞争严重造成的,与市场化本身没有关系。
今年上半年车险市场份额G3同比下降0.02个百分点,G8上升0.14个百分点,但G10下降0.13个百分点。反应了市场化后市场份额上升与否,与公司大小没有必然关系,还是与自身能力有直接关系。